標簽:
股票銀行股 |
分類: 鄭重看股 |
鄭重/文
銀行股成為昨天(1月15日)市場“最靚的仔”,讓很多同學感到有點突然。
作為2020年鮮有的全年下跌的三大板塊(銀行、保險、地產)之一,銀行股昨天突然爆發,板塊指數一度大漲超4%,板塊市值一天大漲1800億元。
銀行股大漲的同時,前期主力抱團的白酒股可謂暴跌,包括新能源車、光伏以及一眾被稱為“各種茅臺”的抱團藍籌在內,看上去就是在崩盤。
這是不是意味著銀行股會成為主力資金抱團的下一個目標了呢?
01今年買銀行股的都賺了
先來看看市場的表現。
昨日早盤,銀行板塊大幅高開,郵儲銀行一度漲停,招商銀行、興業銀行等全線大漲,股價創下了歷史新高。截至收盤,銀行板塊大漲2.22%,郵儲銀行大漲8.37%,成都銀行大漲7.05%,興業銀行、招商銀行分別大漲6.37%和4.26%。
實際上,銀行ETF早從1月6日便開始上攻,最近8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近9%。其中,招商銀行大漲21%,興業銀行大漲20%,郵儲銀行、平安銀行、杭州銀行大漲超15%,寧波、建行均大漲超8%左右。這些漲幅靠前的個股基本上市經營不錯的銀行,尤其是零售之王的招行。
在此之前,銀行股已經跌了一年多的時間。從去年初至今年1月5日,銀行板塊累計下跌超過7%,跌幅僅次于房地產和能源板塊。期間,渝農商行累跌超30%,5家銀行跌幅超20%,19家銀行跌幅超過10%。銀行整體表現很差勁,與亮眼的大盤形成鮮明的反差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連續大漲,銀行板塊今年已6.34%的漲幅在申萬28個行業中排名第二,顯示出較強的賺錢效應。
02被低估的銀行股
昨天銀行股的亮眼表現,顯然是受了幾家銀行亮眼的業績快報的刺激。
14日晚間,招商銀行、興業銀行發布的業績快報“告捷”。
招商銀行霹靂的業績快報顯示,預計2020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.82%,達到972.42億元;興業銀行的表現也不錯,2020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.15%,達到666.26億元。
2020年前三季度,受疫情影響,各大銀行的凈利潤均受到了較大的影響。現在看來隨著疫情得以控制,第四季度各大銀行的表現超預期,也使得全年的利潤增速由負轉正。
另外,市場關注的銀行的資產質量方面,上述兩家銀行也總體得到了改善,截至2020年末,招商銀行不良率為1.07%,興業銀行不良率為1.25%,均創下近五年來新低。
實際上,銀行股明顯被低估了。相當數量的A股銀行股仍處于破凈狀態。截至2021年1月14日,Wind銀行指數市凈率為0.74倍,明顯低于最近十年的平均值和中位數。數據顯示,最近十年Wind銀行指數市盈率平均值為1.04倍,中位數為0.96倍。
去年12月初,鄭重在《給穩健型投資者的一個建議買入銀行股》一文中提到,討論銀行股上漲還是下跌沒有太大意義,對于穩健型投資者來說,需要了解的是,買了銀行股的收益是不是穩定的。
股市有風險,稍有不慎就有被套牢的風險,因為買錯了股票虧得體無完膚的也大有人在。
不過,假若10年前你買的是看上去估值不高不溫不火也鮮見上漲的銀行股,到現在或許收益不是很高,但非常穩定,且不說收益是跑贏了通貨膨脹的,至少是遠高于在銀行存款的利息的。
03投資銀行股也要有選擇
如果說良好的業績表現為銀行股的上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,李錄大幅加倉銀行股則成功引爆了市場的熱情。
此前,李錄通過其執掌的喜馬拉雅資本,于2020年底抄底郵儲銀行H股,累計持股達到10.06億股,動用資金超過42億港元。
回到A股,銀行股這一波上漲,很大程度上與前期抱團板塊瓦解有關。一個佐證是,銀行板塊開啟上漲模式的時間是1月6日,同期崩了的是白酒、新能源車以及光伏。
盤后數據顯示,昨日主力資金流入銀行板塊50.7億元,居于首位。近五日,主力持續加倉銀行板塊,近80%個股呈主力凈流入,其中招商銀行獲凈流入22.1億元居首,平安銀行、工商銀行、郵儲銀行分別獲主力買入10.5億元、9.6億元、7.3億元。
A股兩市成交量已經連續10個交易日在萬億以上,自高位股撤離的資金必然要尋找新的標的,估值低、分紅穩定的銀行股在目前的環境下被這類資金選中也在情理之中。
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,不要掉入低估值陷阱中去,投資銀行股也要有所選擇。經營水平低的銀行,諸如華夏銀行、交通銀行、民生銀行,PB雖然只有0.35、0.43、0.45倍,但仍然不值得投資,因為它們的經營水平太差,淪為垃圾銀行股,未來將面臨長期的股價低迷。
【我是鄭重,江湖人稱光頭幫主,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。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,所有提示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炒股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】